以自然主义美学作为灵感设计启发,探索家居、艺术、生活之间的设计精髓,寻觅月光与岩石之间的微妙联系,传递“自然”“美学”“高级”的生活态度,为年轻一代消费者,打造属于他们的品质家居生活。
汲取清冷皎洁的月色灵感,将月色光芒凝结于砖面之上,素雅之韵尽现。结合先进的制造工艺,呈现过渡自然,视觉生动的色泽质感,彰显轻奢感的同时,重塑空间的自然美学气质。
以自然主义美学作为灵感设计启发,探索家居、艺术、生活之间的设计精髓,寻觅月光与岩石之间的微妙联系,传递“自然”“美学”“高级”的生活态度,为年轻一代消费者,打造属于他们的品质家居生活。
汲取清冷皎洁的月色灵感,将月色光芒凝结于砖面之上,素雅之韵尽现。结合先进的制造工艺,呈现过渡自然,视觉生动的色泽质感,彰显轻奢感的同时,重塑空间的自然美学气质。
流光幻影作为2021年度鹰牌陶瓷旗舰产品,以星空、水晶、珍珠为创造蓝本,汲取莫奈、梵高等画作的艺术灵感,加以工艺化、艺术化的作品,它包括三个子系列:烟水晶、星宝石、珠光岩,共有七个花色,以色彩丰富的蓝色、绿色、红褐色、米黄色以及白色为主色调,在充斥的黑白灰市场上,独树一帜,为市场增加一点色彩。由于叠加了彩色熔块、彩色干粒、透明干粒等不同的原料,加上高温煅烧,使得产品从内透外散发若影若现的闪光粒。
星痕石、超现石R10防滑通体砖、超现石S柔光通体砖、鲸MAX珍石等新品上线,收获大量好评,匠心不改,创新依旧。
在世界名石公园产品体系,新增工艺品类——宝丽莎立体瓷砖,设计同步意大利博洛尼亚展的立体主义潮流,爱生活,爱自由,精致生活,自由时光!
来自海拔400米以上的岩石肌理,带来沧海桑田的自然质感。
传承京砖工艺文化,接轨国际顶尖时尚,以顶配品质缔造全新水磨石瓷砖,多个表面效果复兴经典水磨石。
产品开发理念以瓷代木,实现肌理代木、质感代木、色泽代木、规格代木,加入了新的色系,空间效果更清。
科技创变三大系列之一,900x1800mm的大规格、大流纹、大品质,再掀新一波“真石代”风暴!
科技创变三大系列之一,晶聚合4.0 “晶河系”,实现晶花晶彩双突破。
鹰牌陶瓷的新全抛釉,600x1200更大规格,中性色系轻奢风范,三釉合一釉彩魅力。
科技创变三大系列之一,石材瓷砖中的耐磨新星、柔光新星、时尚新星。
“金刚王”如行业一声惊雷震撼降临!英雄产品以“超强,超平,超亮,超硬”品质以及全新的推广方案,给沉闷的行业刮起一股强劲的金刚潮流。
“米兰星光”糖果釉领衔意大利最潮设计,立体凹凸的釉面质感,经灯光照射,效果突出,富于变化,具备强烈的空间美感。
“超现石”通体大理石,“3里3外”活出天然范,解决釉面石材瓷砖收边、拉槽不美观的问题,引领行业“真石代风暴”。
大理石瓷砖被誉为“四十年匠心之作”,精选珍稀大理石蓝本,坚持精品路线,获得设计师与高端客户的巨大反响。
晶聚合二代三维析晶产品推出,观斓、大器、传奇三大系列,鼎立微晶石界。
成功研发“晶聚合”产品,开创微晶新里程,“晶聚合”技术,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鉴定委员一致同意通过该科技成果鉴定,一致认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晶聚合产品至今荣获70多项权威认证与荣誉。
抛光砖“侏罗纪”震撼诞生,荣获“建材技术革新奖”二等奖、“2011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”。
推出LED超玉技术的皇家臻品、皇家莎安娜、卢浮盛世、欧尚.巴洛克风等抛光砖产品,其中皇家臻品获“2011年度省重点新产品”;卢浮盛世荣获“建材技术革新奖”二等奖,皇家臻品和卢浮盛世同时荣获“广东省高新技术”等。
具有抛光面、自然面、凹凸面多种表面效果,粗细纹理自然。一经推出,便收到消费者的热捧!
新概念布料技术雅士系列抛光砖项目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,获专家一致好评,同时获得“省重点产品奖”、“市科技进步二等奖”及“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”。
成功研发“魔术布料”工艺,推出代表产品“江山多娇”抛光砖,获“省重点新产品”。
国际业界推出900*900大胶辊仿古砖和EAGLE2086瓷质有釉砖,其中铂金系列获“国家重点新产品”、省级科技进步奖。
抛光、哑光、凹凸“一石三面”的超现石,运用意大利的细微粉ROLLFEED布料以及具有突破性的真空吸刮技术和设备,是中国瓷砖的代表产品,获“省重点新产品”,多种质感在同一风格纹理下,可展现抛光面、自然面、凹凸面多种表面效果,纹理自然、同心同体。
巴洛克抛光砖,鹰牌划时代的产品,获“省重点新产品”、“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”,推出产品:古朴石、彩虹石、云中红。
真石韵抛光砖,行业年度标志产品,获省级科技成果鉴定。
开启国际化里程,在全国开创大规格瓷质板材外墙干挂技术,进一步扩大瓷砖应用范围。
成功研制1米×1米大规格大颗粒仿石瓷质抛光砖,开国内大规格瓷砖先河,产品占据当时市场半壁江山,翌年获“国家级新产品奖”“省促进科技进步三等奖”。
成功研制650 x 650mm渗花瓷质砖,渗花石英抛光砖荣获“国家级新产品”、“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”。
获1991年全国行业质量评比A级产品称号,推动中国建陶行业进入新一历史时期。
40 UNDER 40中国设计杰出青年,到2021,第六年了。
从青年逐渐蜕变到中年,大抵是30+接近40岁的人们所经历的人生渐进阶段,40岁往往被视作眼界视野、为人处世、价值取舍都会发生改变的关键节点。
很多行业会专门盘点40岁以下的业界精英人物,他们是行业内不折不扣的中坚力量。而为了挖掘与表彰属于设计界的这群中坚设计力量,“40 UNDER 40中国设计杰出青年”就此诞生。
01.
五年·敬畏时光
30+接近40岁的这群设计师,是无数这个年纪的普罗大众的一个缩影。
他们懂得敬畏,“敬畏生命,敬畏生活,敬畏阅历,敬畏年龄”,他们对未来的人生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知,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,他们在突破瓶颈,在担当更多,人生底色变得更加厚重成熟。
过去五年来,40 UNDER 40的步伐迈得扎实而稳健,它本身就像一位几年后将迈入40岁人生阶段的有为青年,知世故,不世故,心怀初衷,内涵愈丰。
古语云,四十而不惑。几年后将进入不惑之年的青年设计师们,40 UNDER 40是你们的定制勋章。在前辈的耀眼光环下,你们拥有更新颖的创意与更果敢的决心,在更年轻一代的恣意鲜活面前,你们则拥有更丰富的阅历和更泰然的气质。
△ 中国设计杰出青年(2020-2021)全国颁奖典礼
五年时间代表着五年的历练和沉淀,毋庸置疑,40 UNDER 40始终在自我精进的过程中。还记得去年年初我们一直想着给40 UNDER 40想一句新的slogan,我们的项目总监打趣道:“2020,更要双倍努力!”他说,只有双倍努力,2020才能变成4040,像是戏言又像是叮嘱。
后来,在我们的谈笑中,时间飞也似的就来到了2021年,而过去一年40 UNDER 40作为“中国青年设计领袖人物第一榜”所实现的蜕变,以及广州设计周这个大家长所呈现的新生机和新活力,都让我们的“双倍努力”真实地应验了。
跑马圈地之后是精耕细作,从0到1.0的质变是极容易的,而从1.0到2.0就变得艰难。40 UNDER 40从2016年走到2021年,五年时光里,每年都有新的惊喜,每年也有更多挑战。
02.
二〇一六·诞生
2016年,广州设计周继打造“中国设计星”这一如今已成为设计界现象级赛事的王牌项目一年后,作为中国设计产业资源整合运营的最佳平台,敢为人先地创造了“40 UNDER 40中国设计杰出青年”又一全新项目,希冀挖掘并表彰设计界具有杰出表现的中坚人士,打造中国青年设计领袖人物第一榜。
通过近一年的报名与评选,2016年11月,广州设计周揭晓了首个“40 UNDER 40中国设计杰出青年”领袖榜单,上榜的40位设计师在年度颁奖盛典中获得全行业的瞩目。这一榜单便是如今谓之“全国榜”的雏形。
△ 2016全国榜榜单
这40位极具影响力的青年设计领袖中,有一直默默埋头做设计的“隐士”,亦有在设计圈内“颜值武力双爆表”的人,他们被称为“中国设计的黄金一代”。从私宅到商业空间,从民宿到精品酒店,从博物馆到乡村改造,他们在不同的设计细分领域,一起成为引领中国设计发展的旗帜。
崔树、黄永才、邵唯晏、青山周平……这些如今在设计界光彩熠熠的名字,早已成为无数年轻设计师的行业领路人。40 UNDER 40的起步探索,如今看来极具先知与先导性,它将一批引领行业发展思潮的佼佼者挑选出来,让设计这艘大船的航行之路更具方向感。
03.
二〇一七·联动
2017年,40 UNDER 40在“全国榜”的基础上增设“省区榜”,设立省区运营机构。历时8个月,覆盖全国26个省区,100+落地活动,1W+设计师踊跃参与,988位优秀设计师获得“省区榜”荣誉。2017年的40 UNDER 40实现了全国26个省区之间的联动,影响力空前。
从大漠西北到彩云之南,从东三省到华南区,40 UNDER 40在2017年汇集起了来自全国26个省(区)近千位设计师,他们共赴年度盛典,共同参加开幕礼、思想会、颁奖典礼、省际论坛、专题展览等系列活动,40 UNDER 40的核聚力日益凸显。
其中,为更好地推动西部设计力量合力成长、促进两广(广东、广西)设计师密切交流,“西部设计联盟成立仪式暨我在西部做设计分享会”,以及“两广设计论坛”,也在40 UNDER 40年度盛典期间隆重举办。类似的省际交流论坛,也开始在广州设计周一年一度的展会期间遍地开花。
在众多不同规模的论坛活动中,来自不同省区的设计师们通过主题演讲、设计对话、圆桌讨论等形式,尽情展开观点分享、案例实践和理念思辨,不同地域的设计文化在此获得酣畅淋漓的呈现。多角度的探索与思考是设计灵感的重要来源,2017年的40 UNDER 40,较之2016,是一场更为丰盛的“设计大餐”。
△ 40 UNDER 40(2017-2018)年度盛典现场
04.
二〇一八·深耕
如果说增设“省区榜”是在全国铺开了挖掘青年设计领袖的网络,那么,2018年增设的“城市榜”,则是将40 UNDER 40的触角延伸到了设计行业的“毛细血管”。这密密麻麻的“毛细血管”借助上百个城市运营机构,通向的是一个个更为具体的大中小城市,从而让40 UNDER 40实现全国性的系统化深耕。
这一年,40 UNDER 40针对性地覆盖了全国83个城市,这也标志着项目主体内容的完善。通过“城市榜、省区榜、全国榜”三级评选,40 UNDER 40挖掘青年设计领袖人物更加有的放矢,让更多有实力但向来低调的优秀设计师得以大放异彩,从而由聚变产生裂变,行业影响力日渐扩大。
也是在这一年,40 UNDER 40的省区范围亦从26个拓展至31个,辐射范围愈广。2018年,1737位优秀设计师荣登“城市榜”,960位杰出设计师荣登“省区榜”,40位青年设计领袖荣登“全国榜”,众星璀璨,闪耀设计界。
这一年的40 UNDER 40年度盛典,四天内共举办了30场系列活动,省际论坛、城际沙龙、全国颁奖礼……上千名设计师在此拓宽视野,载誉而归。深耕之年,迭代升级,我们收获颇丰。
△ 2018全国榜榜单
05.
二〇一九·重构
从2016走到2019,在完善了“城市榜”“省区榜”“全国榜”三级榜单后,40 UNDER 40再次从原点出发进行思考:在树立青年设计领袖人物的榜样外,理应思索如何让数千位青年设计师获得更为长足的进步。
由此,40 UNDER 40开始了从“荣誉榜单”向“成长社群”“设计IP”的体系化发展路径转变与重构。
针对打造设计师的成长社群,项目增设“金鹰学院”,邀请历届全国榜上榜设计师作为讲师录制在线课程,通过APP及社交媒体进行业界覆盖发布,旨在彰显中国设计黄金一代的风采,实现青年设计师群体的设计价值标杆重构及认知迭代。
从2019年始,40 UNDER 40亦开始关注设计中生代与智造业的跨界融合,开启了与陶瓷、灯饰、石材、泛家居等产业的IP链接,令设计与产业的关联更加紧密,驱动产业升级。
这一年,40 UNDER 40的覆盖范围达到100+城市、33个省区,深拓步伐持续迈进。年度盛典期间,40 UNDER 40举办了30+场系列活动,被视作百城千位中国设计黄金一代的年度思想盛宴。
06.
二〇二〇·社群
被“新冠之殇”笼罩的2020年,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是特别的一年。历年来40 UNDER 40在全国举办的启动礼、思想会等相关活动总是从年初便热火朝天、话题不断,而在2020年,受居家办公与政策限制等影响,我们虽然在短时间内未能举办线下活动,但仍然在3-4月间,通过线上思想会的形式,通过网络将大家联结在一起,疫期在线云赋能。
随着国内疫情局势逐渐明朗,终于从6月开始全国各省各城的设计力量又重新焕发了生机,属于40 UNDER 40的启动礼与思想会等系列活动重新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花开遍地。我们再次见面,再次拥抱,再次畅聊,像亲人一般。
在这一年的各种活动中,我们的设计师更多地开始思考健康与环保的设计,更加关注起人的细节需求,开始重思设计师的社会角色和使命。疫情之下,思考理应愈加深入。
2020年,40 UNDER 40增设“连续3年上榜人物”(省区榜)的特别荣誉,亦表彰了更多全国范围内的优秀省区及城市运营机构。
同时令人意外的是,2020全年的落地活动场次相较2019年同比增长1/4左右!下半年的活动密度之高、40 UNDER 40后发的全国声势都令我们欣慰,憋了半年的大家从6月开始终于得到情绪抒发。
12月,我们以“快乐PLAY”为年度主题欢迎全国的运营机构成员、设计师们回家。还记得3个多月前那场盛大的家宴吗?
幸运如我们,为期四天的展会最终平安落幕。在2020“快乐老家”家宴上我们一起见证了全国榜颁奖礼的高光时刻,一起把酒言欢,笑谈未来。疫情并未使我们的距离拉远,反而愈来愈近。
2020年虽有疫情阴霾,但我们似乎更加珍视起了对彼此的情感,更加怀念曾经亲密无间的40 UNDER 40社群。对于40 UNDER 40来说,2020年的运营方向应是2019的延续,对社群的打造、IP的延伸将是我们长期的任务。
07.
二〇二一·责任
万事万物始于爆款,藏于现象,成于文化。40 UNDER 40从诞生的那一刻始,广州设计周便谨记其创始初衷和时代使命,它注定会为设计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,注定会拥有专属的社群与文化。
从诞生到省区联动,到城市系统深耕,再到项目重构,40 UNDER 40逐渐聚合成一个强链接的设计文化圈层,杰出者引领,探新者追随,层层迭代,以此共推行业焕新发展。五年时光打马而过,40 UNDER 40重重过关,步步生花。
“赢在设计”“设计创造价值”“设计驱动产业升级”“设计为民生”……16年来,广州设计周目标与宣言的不断更新,昭示的是我们对设计行业发展变迁的敏锐嗅觉。2021年,广设确立了专业化、国际化、多元化、社会化四大体系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蓝图,期盼在未来我们能成为一面旗帜,始于设计,合于灵魂,敬于担当。
40 UNDER 40在2021年也将参评范围从室内设计扩大到建筑、景观等设计的众多领域。我们希望站在更广阔的设计视角下,挖掘和推举更多设计界的中坚力量,让设计的各细分领域人群拥有对话互动的机会,发现设计更多的多元魅力。
同时,2021年的40 UNDER 40增加了省区榜晋级评审会的机制,让这一青年设计领袖榜单更具行业代表性,也更加公正透明化。由此,我们也会更加了解全国各省区、城市的诸多设计师他们的设计理念与主张,让他们都能够发声。
在评选标准上,40 UNDER 40亦更加注重设计师的人文情怀与社会担当,鼓励设计师更多地从社会的维度去看待设计,明白设计师不仅是设计师,而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创造者。在2021年,40 UNDER 40将被注入更为深刻的内涵。
山川异域,风月同天
五年,33省区,113座城
因有共同的信念和野心
40 UNDER 40体系由此不断升级
社群力量不断扩大和增强
……
2021年40 UNDER 40即将启动
这是我们的第六年征途
春光尚好,希望依然有你们陪伴
12月2-5日,还是那一句“欢迎回家”
ps:40 UNDER 40中国设计杰出青年(2021-2022)
参评章程即将发布,敬请期待!
????
- END -